9月16日,2015年中國硅業大會暨光伏產業博覽會在有著亞洲“硅業之都"之稱的徐州開幕。多位參會企業家和專家在大會上認為,我國光伏產業已經了打破"兩頭在外"的窘境,正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和中國“智"造大步挺進。
當前,光伏產業已上升至國家高度,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。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,在美國“雙反"、美韓德多國低價傾銷等不利情況下,2014年我國多晶硅產量仍達到13.2萬噸,同比上升了57%,硅片產量、電池片產量、組件產量分別達到38GW、33GW、35GW,同比增加28%、32%和27.2%,多晶硅料生產和光伏應用“兩頭在外"的窘境一去不復返。
有專家指出,通過技術進步推動企業節能環保和降本增效,通過創新發展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,是“十二五"末期及“十三五"期間我國硅行業提高發展質量和競爭能力的根本途徑。
此外,專家還表示,尤其在國家以轉方式調結構新常態的背景下,行業企業更應緊抓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契機,提升中國硅工業技術及裝備水平,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,推動硅及光伏行業的應用與可持續發展。
作為本屆會議的東道主,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朱戰軍介紹,中國的多晶硅原料為太陽能光伏業務的普及做出了貢獻,并憑借品質和價格優勢不斷做大做強,市占率從2008年的24%大幅提升到目前的49%以上。而更引人注目的是,保利協鑫不僅將多晶硅的產能做到Z大,還將制造成本控制在世界Z低水平。
朱戰軍表示,多晶硅企業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經歷了較為艱難的時期,僅今年上半年,多晶硅價格累計下跌幅度就已達30%。預計未來一段時間,多晶硅市場仍將經歷一段調整期。他希望多晶硅企業之間、上游與下游產業、企業與政策制定部門,都要理性應對,協同發展,堅持科技主導、創新驅動,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產業發展環境,助推光伏產業早日實現“由大變強"。